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認識眩暈症之病因病機

認識眩暈症之病因病機
眩暈病名最早見於《內經》,稱為“眩冒”、“眩
僕”、“眩”等,及《傷寒論》則有“頭眩”、“眩悸”等記載,故中醫對眩暈的認識是比較早、比較多的。
關於眩暈的病機,《內經》多從“虛”、“肝風”立論,如“上虛則眩”、“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等;仲景多從“痰飲”立論;劉河間多從“風火”立論;朱丹溪多從“痰火”立論,提出了無痰則不做眩。陳修園生活於清代,在對前賢的理論學習思考後,認為他們的觀點看似不同,其實並不相矛盾。陳修園認為本病的病位在於厥陰風木,始動因素與病機核心在於厥陰氣逆。風為陽邪,風生則火發,故有河間立論之理。木旺則克土,土病則聚液成痰,故有仲景立論之理。痰火相合,故有丹溪立論之理。而聚邪之處即是偏虛之處,相火上沖,可知上焦之虛,而上焦之虛則多是由腎虛不能濡養髓海所致,此即《內經》以“虛”立論之理。可見陳修園是贊同前賢思想的,認為眩暈多屬本虛標實,病理因素包括風、火、痰、虛,主要涉及肝、脾、腎三臟。但從總體來看,陳修園忽略了病機中“瘀”的因素,並且對於外感致眩、七情致眩的病機也沒有論述,例如《丹溪心法·卷四》中記載:“風則有汗,寒則掣痛,暑則熱悶,濕則重滯,此四氣乘虛而眩暈也。又或七情鬱而生痰動火,隨氣上厥,此七情致虛而眩暈也。”又如《重訂嚴氏濟生方·眩暈》中記載:“六淫外感,七情內傷,皆能致眩。”

冬病夏治內外合治鼻咽呼吸道過敏疾病

冬病夏治內外合治鼻咽呼吸道過敏疾病
冬病夏治強調順應四季,在盛夏三伏天施治以鼓舞人體陽氣,驅散陰凝寒邪,適用于許多陽氣不足、陰寒內積寒、免疫功能低下的病證,對鼻炎、慢性咽炎有較好療效。冬病夏治有“三伏貼”、“三伏針”、“三伏灸”和“三伏補”等多種治療方法,實用有效,簡單方便,易於接受,便於推廣。將內治與外治的各種方法合理配用,可以增強療效,縮短病程。全面系統掌握鼻炎、慢性咽炎兩種病證冬病夏治的穴位貼敷、熱熨火灸、中藥煎服等內外聯合治法和用藥處方,在中醫五官疾病臨證中有重要實用價值。

鼻為肺之外候,外邪侵襲,肺氣不宣;或素體虛弱,氣血不足;或病久入絡,耗傷正氣,正不勝邪,邪毒滯溜,結於鼻竅,不易速愈。夏季三伏天氣候炎熱,陽氣旺盛,肌膚腠理疏鬆。大椎為督脈要穴,陽經之會,藥物能振奮全身陽氣,增強機體抗邪能力;肺俞、腎俞配風門共奏培元固本、理肺疏風、宣散伏邪、通暢鼻竅之效。藥物貼敷能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和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降低人體的過敏狀態,達到抗過敏的作用[4]。同時中藥內服,可以提高藥物的吸收,同時以自然界之陽以補人體之陽,共同提高人體正氣,增強人體的免疫力,祛邪外出以利疾病恢復,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慢性咽炎是一種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症,常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以咽部乾燥、灼熱、異物感、發癢或微痛、刺激性乾咳和咽分泌物增多、黏稠,晨起常發出吭吭聲,以清除分泌物,引起作嘔為主要臨床特徵[5]。多為急性咽炎反復發作而致,少數則因有鼻炎而用口呼吸,乾燥空氣長期刺激咽部,或因粉塵、煙酒刺激等因素致病。
慢性咽炎屬虛火上炎,因體質素虧,風熱留戀,咽失濡潤,反復外感,遷延不愈,正氣難複。夏季三伏天氣炎熱,陽氣旺盛,人體腠理疏鬆,經絡開放,血流旺盛,用穴位貼敷法溫陽益腎、引火歸元,起到“稱砣雖小壓千斤”的作用,配合針刺、藥物,能顯著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有望從根本上得到根治。
冬病夏治將穴位貼敷法與熱熨法、塗擦法、發泡法、針刺艾灸法等外治手段結合起來,同時內服中藥湯劑及丸、散、膏、丹。如此“外治”為主,兼施“內治”,內外聯合以應對臨床千變萬化的證候。《理瀹駢文》中云:“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內外諸法合理配用,不僅是幾種治法作用的算術式相加,而是在對機體進行整體良性調整的前提下,克服單用一種施治方法的不足,使治病功效呈幾何式放大。內服、外敷結合,乘其勢而治之,可以極大地鼓舞人體陽氣,驅散陰凝伏寒,貫通經絡氣血,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療效,縮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