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四季調治與護理要點
吳龍源 醫師
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老年常見慢性疾病,易反復發作,屬於中醫的「咳嗽」、喘證」範疇。誘發於外感風寒之邪,內苦於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根據「天人相應」的理論,在護理慢性支氣管炎病人時,應隨四時氣候的變化,對病人進行調護,使其順應春暖、夏熱、秋涼、冬寒的氣候變化,能取得較好的治療和預防效果。現將慢支病人的四季調治與護理法概述如下。
<一>春季調護法
春季的特點是春暖花開,氣候乍暖還寒,風為春天之主氣。「風為百病之長」,是外感病(是指一般的感冒或流行感冒)的主因。此時,調護要點是順應春天的勃勃生機,多做戶外活動,消除冬天引起的體內瘀積,開發臟腑氣機。
1.預防感冒à春季風氣當令,忽暖忽寒,加上人體的皮膚腠理漸漸疏鬆開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適應力較低,很易引起外邪的侵襲,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因此,慢性支氣管炎病人應根據氣候及時增減衣被,儘量避免到人多、空氣混濁的公共場所活動。每天按摩足三裡、風池、迎香等穴位,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用貫眾、板藍根各四錢,生甘草一錢,水煎常服,有預防感冒之功。
2.辨證施護à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時,給予辨證施護。春季以感受風熱之邪較多見。症見發熱,咳而不爽,痰稠色黃,口渴咽痛,舌苔黃,脈滑數。
調護以疏風泄熱、宣肺化痰為主。患者應臥床休息,多飲水, 痰稠難咳時,服用清熱化痰之劑,如桑菊飲或霧化吸入。飲食宜清淡,不宜應用補益類藥物和食物。
3.自我鍛煉à經過漫長的冬季,由於取暖、吃熱性的食物,使人體內積蓄的較多的痰熱、鬱熱。春季時積熱被風所鼓動,便會出現頭昏、煩悶、胸滿、咳嗽、痰多等症。此時宜於到園林、山野等大自然中活動,使人體各種組織器官適應春天的升發之氣,調暢氣機,吐故納新。
<二>夏季調治護理法
夏季豔陽中天,地熱蒸騰,天地之氣交合,氣候炎熱, 也是自然界萬物繁榮的季節。「春夏養陽」,慢性支氣管炎應在此時積蓄陽氣,進行冬病夏治,注意防止暑熱、暑濕之氣對人體的侵襲。
1.自我鍛煉à夜臥早起,無厭於日,堅持晨起戶外鍛煉。有條件者,可到海濱地區或高山森林地區療養,進行日光浴或沙療,以使機體陽氣壯實陰霾自消。但當氣溫過高之時,應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活動、行走,以防中暑。
夏季氣候炎熱,但不能過於趨涼避熱,以免損傷體內陽氣及腎臟。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
夏天過於貪涼,不僅夏天多病,還會增加慢性支氣管炎在冬季的復發率。亦不宜頻繁出入空調加慢性支氣管炎在冬季的復發率。亦不宜頻繁出入空調房間,避免冷熱失調致機體不能適應而發病。
2.冬病夏治à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是慢性支氣管炎冬病夏治的時機。用炙白芥子,延胡索、細辛各,甘遂,共研細末和勻,用鮮姜汁調成糊伏,分別攤在6塊直徑為5cm 左右的透氣塑膠薄膜上,外敷于雙側肺俞、心俞及膈俞、天突、大椎穴上,一般貼4~6h。每伏貼一次,間隔10天,每年共三次,連續三年。肺俞能疏通足太陽經氣和宣通肺氣,而肺主皮毛,足太陽為一身之表,將藥貼於此處,可使邪從表解, 達到散風寒、調氣機的目的。
作者臨床經驗,對於平時就常發作喘咳、鼻過敏、氣管過敏者,應及時貼藥於背部輸穴上給予治療,不分三伏時,隨時都可以以三伏貼來治療與保健,治療的療程為美週貼一次,而連續貼九週為一療程,一年貼二療程,二療程間隔四個月。
3.飲食宜忌à夏季暑熱夾濕,濕為陰邪,易耗傷脾陽,致脾失健運,因此慢性支氣管炎病人應注意調理脾胃,選食小白菜、番茄、黃瓜、扁豆、黃豆等清淡時鮮之品,少食肥甘厚味,以免助濕生痰,可用鮮藿香、佩蘭各二錢,煎水代茶飲,有防暑祛濕之功,忌食生冷甜膩及煙酒之品。
<三> 秋季調護法
秋季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秋風勁急,氣候乾燥。「秋冬養陰」,此時應防止秋燥傷肺,多吃滋潤的食品,注意調節情緒。
1.自我鍛煉à燥為秋天之主氣,肺為嬌臟,喜潤惡燥,秋燥之氣最易傷肺,病人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可選擇一些「調氣調神」的氣功進行鍛煉,使人體上下氣機貫通,增強肺臟的功能,以抵禦秋燥之氣的侵犯。
2.情志調護à秋花慘澹,秋雨蕭瑟,枯葉飄落,觸景生情,產生淒涼、孤獨、落寞之感。「憂傷肺」,應注意避免憂愁思慮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學會情緒轉移法,積極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保持樂觀、寧靜的心態,收神斂氣,為身體內
部陽氣的潛藏作好準備。
3.飲食宜忌à飲食選擇以「防燥護陰,滋陰滋肺」為原則,可選用川貝母、百合,或冰糖加蜂蜜與梨同蒸服;生蘿蔔、鮮藕、梨絞汁加蜂蜜分服;其他如百合杏仁粥、糯米粥、百合、枇杷、藕煮食。忌煙、白酒及一切辛辣刺激和油炸之品。
<四>冬季調護法
冬季氣侯寒冷,天寒地凍,陽氣內斂,陰寒外盛,是慢性支氣管炎易發作季節。因此,要注意保暖,防止寒邪的侵襲,要進行食補或藥療。
1.自我鍛煉à由於久病氣血虛衰,對寒冷的耐受性降低,因此,要隨時注意保暖防寒,衣服儘量穿寬暖,尤其是注意背部、足心保暖。鍛煉易在室內進行, 有條件者應在室內裝備空調、暖氣。經常用米醋薰蒸房間。臥室應朝南向陽,避免油煙刺激,適時進行日曬、薰蒸浴或藥浴。
2.辨證施護à外感風寒急性發作時,症見惡寒,咳嗆聲重,痰白而稀,舌苔白,脈浮。此時調護以護標為主,患者應臥床休息,室溫應偏暖,應趁熱服用,咳嗽甚時,可選方止咳嗽,喘促時予以吸氧。
3.飲食宜忌à冬至之後陰消陽長,乘此進補,藥力易於蘊蓄而發揮效能,是虛弱病證調養的最好時機。應根據情況,進行食療。如陽虛、腎不納氣者,可選食羊肉、狗肉、雞肉、牛骨髓、哈士蟆油等。用鵝肉燉蘿蔔有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服用參蛤蟲草散(人參三錢,蛤蚧一對,冬蟲夏草二錢,粉光參二錢,每週煎服二回),對肺腎兩虛的虛喘病人療效顯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