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更年期症候群的中醫調治
吳龍源 醫師
在整個更年期階段,婦女由於神經內分泌失調,引起精神、心理狀態的變化,便常會出現一系列症狀, 如: 月經紊亂、乳房、生殖器官萎縮, 泌尿系統萎縮, 尿頻、尿急或尿失禁,陰道分泌物減少, 性慾下降,煩熱,汗出,頭暈耳鳴,心悸失眠,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易怒,情緒激動,血壓波動,腰腿酸痛,骨質疏鬆等,此病稱之為更年期綜合證。
婦女更年期是卵巢功能衰退逐漸向老年衰萎的生理過渡。年齡一般在45~ 55 歲。現有提早或延遲趨勢,年齡可在40~ 60 歲,歷時10~ 20 年。中國婦女平均停經年齡約49歲上下, 80%婦女在44~ 54 歲間, 正如二千年前中國古代經典《內經》所述: 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 發始墮; 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 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在絕經前期,卵巢功能衰退,卵泡明顯減少,雌激素分泌降低,腦下垂體促性腺激素(FSH)可提高,月經可先正常來潮,甚至還可能懷孕,進一步性激素下降, 不能支持卵泡發育,使卵巢無排卵,約一年後,月經漸至停閉而斷絕, 所謂的絕經期,正如《內經》對女子五七、六七、七七年齡的描述, 從面貌形體和沖任脈衰退,生殖器官的萎縮,月經的停閉,直至生育功能絕止。絕經以後,卵巢進一步萎縮,纖維化,變硬變小,生殖器官進一步萎縮,內分泌功能更為消退,是為停經後期。
更年期症候群的主要臨床症狀:
1.月經紊亂→月經週期延長或縮短;月經量過多或點滴不乾淨至閉經。
2.血管舒縮症狀→出現陣發性潮熱及出汗,發生率約為75-85%。程度可有輕重不同,伴有心悸、胸悶、汗後手足發冷、頭暈、頭痛、耳鳴等症狀,為停經期婦女的特徵性症狀。常可持續至1年,長者達10年。
3.心血管症狀→血壓表現為收縮壓升高且波動較大;假性心絞痛者常訴心悸、心前區痙攣感,心電圖和心功能測定大多屬正常範圍,少數有心肌缺血表現,有時出現陣發性心動過速或過緩。
4.精神神經症狀→常有憂慮、心神不安、恐慌不安、缺乏自信、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煩躁多變、易激動、委屈常愛哭泣、失眠、多夢,甚至喜怒無常或喪失生活興趣。
5.泌尿系統症狀→有尿頻、尿急、尿失禁。臨床上按泌尿系統感染單用抗生素治療常無效,此為泌尿系統萎縮所致。
6. 生殖系統症狀→外陰及陰道萎縮,陰道縮短、彈性減低、皺褶消失,陰道分泌物減少,性慾下降,甚至子宮脫垂及陰道壁膨出,乳房萎縮、下垂。
7.骨與關節症狀→骨質疏鬆是停經後婦女最重要的併發症,且伴有肌肉及關節疼痛。
辨證與治療
本病與心、肝、腎三臟關係密切。更年期婦女由於腎氣衰退,沖任脈虛,天癸將竭,形體顏面憔悴衰老,月經紊亂,漸致月經停閉, 並不能孕育。又由於腎水不足,不能滋涵肝木,水火不濟致心腎不交, 以致肝腎同病,心腎同病,平日致烘熱,汗出, 心悸驚慌,不能安眠,喜怒無常,情緒激動,焦慮憂郁, 煩躁易怒等。以下為常見的主要證型:
腎陰虧損型
臨床症狀:見面色潮紅,汗出,頭暈耳鳴,失眠多夢,五心煩熱,腰膝酸痛,口乾,便秘,尿少色黃,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 滋腎潛陽。方用: 杞菊地黃丸,百合地黃湯加白芍、茯神、黨參、白朮。也可用左歸飲加何首烏、龜板、龍骨、女貞子、墨旱蓮。可加合歡皮,夜交藤等
腎陽不足型
臨床症狀:見顏面灰黯,精神萎靡,形寒肢冷,納差便溏,面浮肢腫, 尿溲清長或失禁,舌淡苔薄,脈沉細無力。
治法: 補腎壯陽。方用:右歸丸加天仙茅、淫羊藿、肉蓯蓉、補骨脂或金匱腎氣丸。
心陰不足型
臨床症狀:見精神不振,神志恍惚,心悸健忘,心煩意亂,頭暈失眠,悲傷欲哭,呵欠頻作,舌淡苔薄,脈虛細。
治法: 養心安神,甘緩和中。方用甘麥大棗湯加龍骨齒、酸棗仁、柏子仁。
心脾兩虛型
臨床症狀:見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昏目眩,精神萎靡,心悸氣短,
失眠多夢,皮膚瘙癢,情緒不穩或低落,性欲減退,月經前後不定期, 納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脈弱。
治法: 補養心脾。方用歸脾湯治之可加合歡皮,夜交藤等。
陰虛肝旺型
臨床症狀:見月經常停閉,潮熱汗出,眩暈耳鳴,咽乾喜飲,目赤
易怒,心中懊憹,坐臥不安,哭笑無常,夜裡夢多,健忘善驚嚇,
腰膝酸痛,尿黃大便燥,舌紅苔薄黃,脈弦細數。
治法: 滋陰降火,柔肝寧心,平肝潛陽。方用百合地黃湯加酸棗仁、茯神、麥冬、枸杞子、白芍或杞菊地黃丸加減,可加合歡皮,夜交藤等。
在臨床上一些更年期婦女,經中醫藥辨證治療後大都能延緩卵巢的衰老,並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增強體質,穩定精神情緒,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
預防與保健
更年期,由於神經內分泌失調,也好發精神情緒障礙,常見的有更年期憂鬱症等,精神情緒緊張,焦慮,憂鬱,可配合心理保健,平衡心理,建立信心,加強疏導。
中醫藥膳調養可用小麥合歡粥( 小麥、合歡皮、大棗、甘草) , 小麥大棗粥( 小麥、大棗、玉竹、粳米) 。小麥甘寒能調和肝陰, 養心液。《本草綱目 記載》: 麥能養心氣,甘草、大棗能甘潤緩急。清代《本草從新》: 合歡,甘平,安五臟, 和心態,令人歡樂無憂。玉竹能養陰潤燥,生津止渴。適量常服能養陰潤燥,益心止汗,安神止汗,安神解鬱,緩急和胃。
總之,更年期保健需要注意飲食起居規律,勞逸結合,寒暖適宜, 情緒平和,消除顧慮,少動怒,適當參加戶外運動、團體活動等,健康地度過更年期階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