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厭食該如何調治
吳龍源 醫師
在門診當中,因食欲不振而來就診的越來越多。不少家長訴說,孩子一頓飯只吃幾口 或含在嘴裡就是不肯往下嚥,即使不給其零食也無濟於事。孩子因食欲不振,人長得瘦小,經常生病,為此家長很煩惱,帶孩子到處看病。其實,對於小兒厭食,只要我們做家長的能積極尋找原因,採取相應的對策,孩子的胃口會恢復到正常的。
所謂厭食,是指小兒斷奶後任何時期出現的食欲低下,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且排除肺結核、肝炎及其它可能造成厭食的急慢性全身疾患很多,尤以餵養不當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最為多見。例如,在現代家庭中,由於生活水準提高,市場兒童食品供應增多,家長缺乏科學餵養知識,獨生子女嬌生慣養,亂吃零食,亂給「 營養保健食品」,一些高蛋白、高糖的濃縮食品不易為小兒消化吸收利用,在胃內滯留反使食慾下降,造成厭食。中國醫學早就提出「 胃為水穀之海、脾主運化」。小兒臟腑嬌嫩,加上飲食不知饑飽,極易傷及脾胃, 造成「食滯脾胃不和」 和「運化失調」而出現厭食。
小兒厭食主要表現為,孩子長期食欲不振,不願進食,或一頓飯只吃幾口,人長得瘦小,面色黃或蒼白,體弱多病
。對於小兒厭食,一般可採取以下保健方法。
一、培養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養成按時進餐的好習慣,完全不吃或少吃零食,特別在飯前不要吃零食,以免影響食欲。
二、促進和誘發食欲。
對於厭食的孩子家長要重視增加孩子的活動量,讓孩子多到戶外活動,參加各種遊戲,以消耗體內大量的能量,就能刺激孩子的食欲。家長在為孩子做飯菜時要注意色、香
、味,同時還應強調食品的形狀。點心可做成各種動物形狀,頗具吸引力。孩子的膳食不要幾天的食品都千篇一律,而應經常變換花樣,因為這些都可誘發孩子強烈的食欲感。
三、藥物療法。
中醫認為,小兒厭食大多為傷食型,可用消導之品,以助脾胃消化,常用方劑如保和丸加味,如雞內金、麥芽、霍香、陳皮、神曲、連翹、山植等中藥(個人體質差異請示中醫師後再用較為正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