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慣不好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吳龍源醫師
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很大,忙碌之餘忽略了身體健康,當疾病上身時,後悔莫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可帶來多種疾病,胃食道逆流病就是其中之一。
胃食道逆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至食道引起的泛酸、胃灼熱感(燒心)等症狀或組織損害。嚴重的胃食道逆流病可導致食道狹窄、出血等,長期胃食到逆流病可引發食道癌變。
不良生活習慣是主要誘因
胃食道反流病發病原因是由於食道對胃、十二指腸內容物逆流的防禦
機制下降,引起攻擊因數酸以及胃蛋白酶、膽鹽、胰酶等對食道黏膜的攻擊作用增強的結果。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引起胃食道防禦機制下降的主要因素。
不良生活習慣一: 飲食不定時,饑一餐飽一餐。不吃早飯,或是晚飯
吃得太遲,或是有吃宵夜的習慣,飽食一頓後倒頭大睡。這些壞習慣易讓胃功能紊亂;而經常在睡覺前兩小時吃東西,會造成胃下垂,致使食管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酸逆流。
不良生活習慣二、性格抑鬱,愛生悶氣。調查發現,約40%胃食道逆流患者的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當人長期處於精神緊張、憂慮或抑鬱狀態,負面情緒對大腦皮層產生不良的刺激,使得下視丘腦下垂體中樞的調節作用減弱或喪失,引起自律神經功能紊亂。食道括約肌的收縮和舒張,受自律神經支配,如果自律神經功能紊亂了,食道管括約肌這活門的開關閉合必然隨之發生異常。人非常生氣的時候會打嗝,就是這樣來的。
不良生活習慣三:飲酒。飲酒與胃食道逆流病顯著相關。調查發現,每週飲酒七次以上與頻繁的胃食道逆流症狀有相關性,大量飲酒與有症狀的胃食道逆流病相關。
不良生活習慣四:抽煙。抽煙促進並加重胃食道逆流病症,因為抽煙可減少食道括約肌內壓力;長期大量吸煙還可使幽門括約肌鬆弛,十二指腸液逆流。
不良生活習慣五:暴飲暴食體重超過標準。暴飲暴食及經常吃零食等,均可引致胃壓上升,增加胃酸逆流風險。肥胖或體重超標的人在用餐後,胃食道壓力較常人高出一倍;下食道括約肌鬆弛次數比體重標準者平均多五次;腰圍越大,括約肌鬆弛程度越嚴重。肥胖者食量較大,食物堆積在胃內會讓胃壓上升,當胃氣穀峰上升到括約肌時,就好像崩堤一樣,導致胃酸逆流到食道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