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生理機轉與慢性咳嗽的病因
吳龍源 醫師
咳嗽是呼吸道局部防禦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清除呼吸道內較大的分泌物,當呼吸道內出現先天或獲得性纖毛功能異常時,咳嗽是唯一的呼吸道清除機制。而一些神經或神經肌肉性疾病,咳嗽機能的減退是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咳嗽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反射過程,咳嗽感受器主要分佈在胸腔外呼吸道,如喉、氣管及主支氣管,以及外耳道、鼓膜、胸膜、心包及膈肌,但很少分佈於肺實質。因而肺部實質性病變缺乏咳嗽表現,咳嗽可能是同時伴大呼吸道病變或累及胸膜或分泌物引入大呼吸道所致,不能反映肺實質性疾病的程度。
咳嗽是由一系列相關的動作組成,首先深短吸氣,以增加肺容量;然後關閉聲門,胸壁、腹壁及膈肌肌肉強烈收縮,使跨胸腔和跨肺壓急劇升高;最後由於聲門的突然開放,呼吸道壓力迅速降低,產生一股高速氣流,以帶動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其他固體物質。但咳嗽時由於胸腔壓力的增加,使小呼吸道關閉,遠端小呼吸道內分泌物不能有效排出,因而咳嗽僅促使大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排出。
咳嗽並不一定都是有益的,劇烈的咳嗽會引起支氣管痙攣,使喉腔和聲門受損,並可產生氣漏性併發症,如氣胸、縱隔氣腫、間質性肺氣腫等;劇烈咳嗽時胸腔內壓升高,阻止腔靜脈回流受阻,會導致高血壓或心律紊亂。
慢性咳嗽的病因
先天性畸形
食管與呼吸道連接異常: 喉裂、氣管食管瘻
喉氣管軟化: 原發性喉氣管軟化、繼發於異常血管或其他外部 壓迫引起的
喉氣管軟化
支氣管肺前腸畸形
先天性占位性病變: 先天性縱隔腫瘤
肺充血類先天性心臟病
高反應性呼吸道疾病
宮內感染: 沙眼衣原體、尿素原體、巨細胞病毒
肺功能異常: 早產兒、先天性肺發育不良、支氣管肺發育不良
非特異性刺激: 被動吸煙、家庭裝璜污染
病毒感染後呼吸道高反應: 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
毒
支氣管哮喘: 哮喘與咳嗽變異性哮喘
遷移性或局灶性感染
百日咳樣綜合徵: 百日咳桿菌、類百日咳桿菌、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
肉芽腫性感染: 結核桿菌、真菌
慢性病灶: 慢性扁桃體炎, 由囊性纖維病、異物、纖毛不動綜合徵、原發或
繼發性免疫缺陷病等引起反復肺部感染、支氣管 擴張和肺膿腫
後鼻道分泌物滴漏綜合徵
慢性鼻炎: 過敏或血管運動性鼻炎
副鼻竇感染: 過敏性或感染性吸入綜合徵
胃食管反流 吞咽功能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心因性或習慣性咳嗽
J Appl Clin Pediatr, Vol. 21 No. 4 February 20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