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及臨床症狀
吳龍源醫師
慢性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病,反復發作,病程長久是其特點。由於反復感染、過敏、理化因素刺激等,導致組織學改變,支氣管彈性減退,分泌物堆積,使支氣管通氣障礙,最終引起肺氣腫、肺心病等嚴重後果。因此,積極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防止其進一步發展,極為重要。根據其咳、痰、喘的主要臨床表現,可歸於中國醫學的『咳嗽』、『痰飲』、『喘證』等範疇。究其病因不外『外感』與『內傷』兩端,而病機則與痰瘀交阻密切相關,現淺述如下。
<一> 外因
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的外因很多,有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等。
(1)感染:這是一個常見而主要的因素,病毒和細菌可以單獨或合併作用於呼吸道。目前認為病毒和細菌的重複感染是造成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理演變和疾病加重的基本原因。
(2)理化刺激:寒冷、過熱和過於乾燥的空氣,粉塵及爐灶的塵煙、大氣污染,尤其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臭氧等刺激均可為慢性支氣管炎的致病外因。
(3)吸煙:國內外一致認為吸煙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吸煙者慢性支氣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煙者高2~8倍,研究證明,吸煙使支氣管痙攣,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纖毛運動減低,支氣管杯狀細胞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呼吸道淨化功能減弱,為感染創造有利的條件。
(4)過敏:慢性支氣管炎與過敏因素有一定關係,尤其是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有過敏史者多。有資料表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對多種抗原的皮試陽性率顯著高於健康人,致敏原包括塵埃、塵蟎、花粉、某些食物、化學氣體、細菌、真菌、寄生蟲等。
<二>內因
有以下幾個方面:
(1)呼吸道防禦機構的破壞。
(2)老年的機體變化為慢性支氣管炎發生提供了條件。
主要表現為:
1. 支氣管肺臟本身組織的老化
2. 老年腎上腺皮質和性腺功能的減退也可引起支氣管粘膜纖毛上皮的萎縮變性,從而影響纖毛功能。
3.胸廓和呼吸肌的衰退,喉頭防禦反射的減弱等使呼吸道防禦機能減
退。
4.隨著年齡的增大,呼吸道的積累性損傷(包括肺部各種疾病和吸入
氣中的有害刺激)逐漸增加。
(3)自律神經功能變化。目前認為副交感神經的功能亢進是慢性支氣管炎病理生理中的重要環節。
<三> 臨床症狀
長期反復咳嗽、咳痰、氣喘、感染,每年發作至少三個月,並持續二年或二年以上,且能排除心肺疾病之後,即可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僅有咳嗽、咳痰者為單純型慢支,伴喘息者為喘息型。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多無體徵,有感染時肺部聽診可聽到濕性或乾性音。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可聽到哮鳴音。X線胸片顯示紋理增多,變粗亂。合併症有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