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亞健康存在原因與如何克服
吳龍源 醫師
引起『亞健康』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要求高效率的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工作任務繁重,競爭異常激烈, 環境狀態惡化,等等,使人們長期處於心理壓力過大、超負荷運轉的緊張狀態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溝通困難,社會交往趨於表面化、形式化;清靜的休息沒保證,加上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這種狀態若不能及時緩解,則很容易產生慢性疲勞和心情壓抑,導致免疫功能降低,從而走向『亞健康』。
從人們的生存態度來看,我們生活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面對著各種各樣錯綜複雜的社會矛盾,為了生存,為了發展,我們不得不選擇,不得不拋棄,於是,精於算計便是我們在社會中生活的必備本領。當然,算計利益並不僅僅只是個人利益,還有家庭利益、團體利益、社會利益等等。算計利益並不是自私的同意語。因為我們這個時代講究利益和效益。精於計算,使我們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改造社會,但同時又使我們的心理世界始終處於複雜的矛盾鬥爭中,當這種矛盾鬥爭破壞了心理平衡的防線,心理健康便受到威脅,心理生活便處於『亞健康』狀態。生活中有許許多多誘人的利益吸引我們為之奮鬥,諸如政治利益、經濟利益、社會利益、情感利益等等。它們都可能是造成『亞健康』的誘因。各種利益的算計,使得我們經常折磨別人又自我折磨。算計蠶食著人們的健康,使人們總是處於無休止的『亞健康』狀態。如果我們適可而止,科學地算計,對算計有一個寬容、適度的態度,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知足常樂,我們就不會輕易進入『亞健康』狀態。可見,這些是由於生存態度的『亞健康』造成的。
從人們的社會關係來看,社會的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多,交往也越來越多,但同時也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表面化、形式化、物質化,缺乏深層次的融合和有力的整合,於是,冷漠逐漸成了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情感問題。冷漠,是個人對他人、對社會的消極態度。冷漠是情感的變態,同時又是對健康情感的破壞。冷漠使人的情感沒有著落,總是漂浮不定;使人的情感沒有支柱,總是空洞乏味;使人的情感沒有物件,總是橫衝直撞;使人的情感沒有色彩,總是混沌一片。總之,冷漠使人缺乏活力和動力,使社會缺少聯繫和行動,使人走形,使社會變樣,使人的社會生活變得冷酷嚴峻,望而生畏。冷漠使人游離健康,以『亞健康』的情態對待別人,對待社會。在冷漠人的眼裡,別人、社會都是『亞健康』的。冷漠所要構造的,就是『亞健康』的情感世界。冷漠的世界,就是使人們、使社會的情感生活都進入『亞健康』。這些都是社會關係的『亞健康』造成的。
克服『亞健康』的基本原則
『亞健康』是疾病的先兆,若不及時醫治、調適,就會變成疾病。事實上,很多人的疾病,都是源於自己長期的『亞健康』狀態。同時『 亞健康』又是一個較為複雜的社會性問題,要治療『亞健康』,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非短期內所能完成。就我們每個個體來說,要克服『亞健康』,就要堅持幾個基本原則,這就是:適度、樂觀、和諧。
社會工作中的競爭日益激烈,人們為了在工作上做出一定的業績,就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多的代價。很多人因此而處於『亞健康』狀態。既要作好工作,又要保持健康,正確的方法就是適度。要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要接受超過自己工作能力的工作。每個人的工作能力都是有限的,再有本事的人,也不可能勝任所有的工作。因此,要想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就一定要準確把握自己對工作的適應方向和程度。有了準確的把握,幹工作才會得心應手。反之,則顯得笨拙無能,事倍功半。要善於與他人合作,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共同把工作做好。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工作,不要急於求成,不要總想出風頭。制定詳細的計畫,一步一步地工作,保持一個常態,是戰勝工作方式『亞健康』的有效方法。
要治療『亞健康』,要活得愉快,活得長久,活得有品質,有意味,就一定要樂觀,笑對萬事萬物。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樂觀待己,樂觀待人,樂觀處世,是治療『亞健康』的人生態度的最好辦法。要善於發現優點,善於讚賞優點,從而增強自信,增強對他人和社會的信心。要能放得下,想得開。不要鑽死胡同,過分執著。失戀了,沒有必要自殺;失寵了,沒有必要自憐;失算了,沒有必要自棄。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再來。沒有什麼想不開、放不下的。要學會自我滿足。常言道,知足者常樂。不知足是人進步的動力,但總是沒有滿足的感覺便是不健康的心態。當然,樂觀不是盲目的興奮,不是對一切都無所謂。沒有了真假,沒有了善惡,沒有了美醜,這並不是樂觀,並不是積極的人生態度。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不斷地探索完善人格的多種可能性和現實性,積極實踐、創新。樂觀豁達,笑對萬事萬物,困難挫折造成的心理壓力就會減輕,我們就會走出、避開『亞健康』,保持身體、心理、情感、思想、行為的健康、和諧,從而擁有實在的健康和幸福。
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生活內容豐富了,可是,有關健康的問題卻大大增多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我們的生活結構失衡,出現了不和諧,破壞了健康。這些都是和現代人不和諧的生活方式聯繫在一起的,我們可將此稱為『亞健康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方式病』,有人也稱之為『現代文明病』。因此,要保持健康,就一定要保持和諧。
總之,我們一定要正確地認識『亞健康』,積極地預防『亞健康』。如果處於『亞健康』狀態,就要及時地進行科學治療和調適。我們要盡可能地保持健康的體態、心態、情態、思態和行態,不要自尋煩惱;要學會控制和調適自己,不要過分執著;要面對現實,不要心比天高;要學會寬容和忍讓,不要總以自我為中心;要適度鍛煉身體,放鬆自己,勞逸結合,張弛有度,不要總是疲於奔命;要積極與朋友相處,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要均衡營養、保障睡眠、常曬太陽;如此等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盡可能地保持健康的高品質狀態,輕鬆地工作,幸福地生活。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