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三伏貼敷治療過敏性鼻炎及氣喘
吳龍源 醫師
『冬病夏治』指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復。『冬病夏治』效果最為理想的是呼吸系統疾病,如小兒及成人哮喘,咳喘,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反復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冬季易發的感冒和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等。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地球北半部溫帶地區,當進入秋冬季節後,日照時間逐漸減少,天氣逐漸變冷,這時外界的陽氣逐漸下降,陰氣逐漸上升。隨著外界的氣候變化,人體內陽氣也會有所下降,如平素體內陽氣不足,到了冬季就會出現陽氣虛弱的症狀,因為外界陰氣上升,『痰邪』這種陰性病理產物就會隨著陰氣的上升而上泛于哮喘病人的呼吸道,稍有誘因,就會引起哮喘病的發作。這就是為什麼哮喘病人大多數在春冬季節發作和症狀加重的原因。當進入春夏季節,日照時間逐漸增多,外界陽氣上升,天氣變暖,人體內的陽氣也會隨著外界的氣候變化而恢復,體內『痰邪』這些陰性物質就會被陽氣抑制而潛伏,所以一到夏季,哮喘病人的症狀就會緩解或減輕,但發病的根本原因卻沒有消除。中醫學正是觀察到哮喘病的這種變化,根據陰陽學說,提出了『冬病夏治』的理論,也就是在體內陽氣最盛大,病邪最弱的時候,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三伏時』運用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哮喘病,就是基於這個理論。因為,『夏至』時太陽直射在地球北回歸線上,日照時間最長,而『伏天』是地球蓄積熱量最多的時候,天氣也就到了最熱的時候,這時候體內陽氣最盛,毛孔開張,大量排汗瀉熱。中醫學認為,肺與皮毛相表裡,這時選用助陽開竅,祛濕化痰的藥物,選擇與肺臟有關的穴位,經過經絡透達臟腑,把『痰邪』從潛伏之處驅除體外,發於體表由汗解,以根除病源。所以,三伏貼敷是治療哮喘病的一種有效方法。
中藥製備
取白芥子、細辛、甘遂等中藥材,將藥物研成細末(80目),生薑搗爛用紗布包裹取汁,取大部分薑汁和藥末一起混合調成稠膏狀,分製成1cm×1cm×1cm圓椎狀小藥餅。
選 穴
肺俞、風門、心俞、膈俞、大椎、定喘、膻中、天突、足三裡、氣海,每1、2、3 伏的第一天各貼一次,也可略提前或延後數天,3 次為一療程,連續貼敷三年。
貼敷時間
1.成人每次貼藥時間為2到 6小時,小兒科患者貼藥時間為0.5至2 小時。
2.具體貼敷時間根據患者皮膚反應而定。同時考慮患者的個人體質和耐受能力, 一般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病人如覺貼藥處有明顯不適感,可自行取下。
三伏貼的適應病證及禁忌:
主要用於在秋冬春之際容易反復發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頑固性肺系疾病。
一、主要適應症:
1.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2.變應性鼻炎、慢性鼻竇炎、慢性咽喉炎;
3.小兒體虛易感冒, 反復呼吸道感染;
近年也有將其用於骨關節炎等疾病。
二、禁忌人群
1.貼敷部位有皮膚創傷、皮膚潰瘍、皮膚感染者;
2.對貼敷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
3.瘢痕體質者;
4.咳黃濃痰、咯血患者;
5.醫生認為不宜使用的患者。
三、慎用人群
1.孕婦;
2.愛滋病、結核病或其他傳染病者;
3.糖尿病、血液病、惡性高血壓、嚴重心腦血管病、嚴重肝腎功能障
礙、支氣管擴張、惡性腫瘤的患者;
4.病情急性發作或加重期間;
5.對二歲以下嬰幼兒運用本療法時,因無法確知孩子反應,必須密切觀察嬰幼兒的哭鬧情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