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間質性膀胱炎是如何發生的?

間質性膀胱炎是如何發生的?
          吳龍源  醫師
間質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是指無明確原因的一種膀胱壁炎症狀態表現為尿頻、尿急等刺激症狀及膀胱或盆腔疼痛。間質性膀胱炎主要發生於女性一般為良性進程但部分間質性膀胱炎可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間質性膀胱炎發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複雜機理不清療效欠佳是困擾泌尿外科醫師的一種常見病。
間質性膀胱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兒童少見女性多於男性。間質性膀胱炎發病率逐年上升調查顯示間質性膀胱炎發病率遠高於既往估計。一部分間質性膀胱炎被誤診為尿路感染、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及良性前列腺炎等疾病(12)1999 Curhan(3)統計美國約有70 萬間質性膀胱炎患者較前估計高50% 婦女: 60/ 10:= 1: 9。日本間質性膀胱炎發病率為1.2/10 女性4.5/10:=1: 5.8(4)
診斷方面
目前缺乏特異性的間質性膀胱炎診斷檢查指標尚無公認的間質性膀胱炎診斷標準。間質性膀胱炎診斷採用排除法: 長期(6月以上)下尿路刺激症狀及膀胱疼痛排除尿道或陰道感染、膀胱癌、細菌性膀胱炎、結核性膀胱炎、放射性或化學性膀胱炎、盆腔炎症性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泌尿系結石、性傳播性疾病、前列腺炎等疾病。
發病機轉
間質性膀胱炎發病機轉不清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
1.尿路感染
感染不是間質性膀胱炎直接原因但可能通過間接機制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導致損傷。有人認為非細菌性感染是IC的原因之一但缺乏有力的病原學依據。
2.肥大細胞浸潤
許多研究者注意到肥大細胞增多在間質性膀胱炎的發病中作為一個原因或最後的共同途徑。細菌性膀胱炎的肥大細胞主要位於粘膜下層而間質性膀胱炎的肥大細胞位於膀胱粘膜下層及逼尿肌中且功能活躍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起血管擴張、充血炎細胞滲出、趨化刺激c類神經纖維引起神經肽釋放(5)
3.粘膜上皮通透性改變
上皮通透性改變被認為是間質性膀胱炎炎症及疼痛症狀的原因。Niku (6)發現間質性膀胱炎患者膀胱粘膜上葡聚糖(GAG) 層明顯減少導致膀胱粘膜通透性增高化學物質滲透至粘膜下層導致接觸性損傷及炎症刺激疼痛神經導致疼痛症狀。
4.神經源性機制
盆底肌功能障礙、骶神經炎。
5.自身免疫
間質性膀胱炎患者抗體及T 淋巴細胞病理性增多; 動物實驗表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間質性膀胱炎;相當一部分間質性膀胱炎患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部分間質性膀胱炎患者對免疫抑制劑有效。如使用免疫抑制劑TPD-1151T 可改善間質性膀胱炎症狀(7)
6.尿液異常
尿液內的一些小分子量的陽性離子與肝素結合損傷尿路上皮及其下面的平滑肌細胞(8)
7.其它
缺氧、精神緊張等一些醫生認為部分患者兒童時期排尿障礙是其成年後發生間質性膀胱炎原因(9)
參考文獻
1 Nickel JC, Nickel JC, Johnston B, et al.Urology, 2000; 56: 413~ 7
2 Bernie JE,Hagey S,Albo ME, et al. J Urol, 2001; 166: 158~ 61
3 Curhan GC, Speizer FE, Hunt er DJ. J Urol, 1999; 161: 549~ 52
4 Ito T,Miki M,Yamada T. BJU Int , 2000; 86: 634~ 7
5.Doggweiler􀀁Wiygul R, Blankenship J, MacDiarmid SA. World J Urol ,2001; 19: 160~ 5
6.Niku SD, Stein PC, Scherz HC, et al. J Urol ,1994; 152: 1025~ 8
7.Ueda T,Tamaki M,Ogawa O,et al. J Urol, 2000; 164: 1917~20
8.Parsons CL, Baut ista SL, Stein PC, et al . J Urol, 2000;164: 1381~ 4
9.Park JM.Urology, 2001; 57(6 Suppl 1) : 30~3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