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中醫談婦女產後病的辨證用藥法則

中醫談婦女產後病的辨證用藥法則
吳龍源  醫師
在傳統的中醫學上對於產婦產後的照料是很講究的,產婦在生產後至產褥期中所發生的與分娩或產褥有關疾病稱為產後病。產後疾病的治療用藥應根據失血傷津、瘀血內阻、多虛多瘀的特點本著「勿拘於產後亦勿忘於產後」的原則以中醫辨證論治進行選方用藥治療照顧氣血勿犯虛虛實實之戒。本文主要的論述是從產後的生理、病理、辨證治療及選方用藥治療產後病進行論述。
婦女的生理特點
臟腑為氣血生化之源是月經、胎孕、產乳的物質基礎故婦女的生理特點以臟腑、經絡、氣血為核心為了認識產後病首先必須瞭解婦女的這一特點才能正確認識產後疾病的辨證用藥。
在病理特點方面
婦女以氣為本以血為用。產婦在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以下幾方面的病理改變:
失血傷津:在分娩用力、產創和出血使血氣大傷百脈空虛變生他病;
瘀血內阻:產後餘血濁液易生瘀滯或胞衣滯留或感染邪毒血道內阻敗血為病;
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或飲食房勞所傷產後氣血俱傷元氣受損抵抗力減弱。故稍有不慎即可致產後諸病。
在產後病的辨證特點方面
產後病的辨證與其它疾病相似但應結合產後的生理及病理特點注意三大原則即一先審小腹痛與不痛以辨
有無惡露停滯;二審大便通與不通以驗津液的盛衰;三審乳汁的行與不行和飲食的多少以察胃氣的強弱。同時還應瞭解產時的情況、分娩方式、出血量、有無產道損傷等以及有無外感出汗多少是否口渴有無身痛小便是否暢通配合必要的輔助檢查進行綜合分析。
在產後病的治療原則方面
根據產後病失血傷津、多虛多瘀的特點應細心體驗針對病性虛則補實則攻寒則溫熱則清。在用藥上酌情補氣養血與活血化瘀但應注意逐瘀不可傷正氣補虛不可留瘀(即指惡露)
在辨證用藥方面
產後病常見有由氣虛而致血脫產後血暈;氣虛不足致沖任不固、氣不攝血的產後惡露不盡;氣虛而致的膀胱氣化失職的產後排尿異常;氣虛衛陽不固而導致的產後自汗、盜汗;氣血虛化源不足的產後缺乳以及胃氣不固產後乳汁自流等。根據虛則補之的原則形不足者補之以氣常用的補氣藥有人參、太子參、黨參、黃芪、白朮、甘草等。其代表方有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
由陰血虧損導致者有產後血暈; 陰血不足筋脈失養而致的產後痙證;血虛沖任空虛、胞脈失養導致的產後腹痛; 陰血驟虛、津液虧耗、腸道失濡而致的產後便秘;陰血暴虛、陽無所附所致的產後發熱; 陰血虛而陽浮於上迫汗外泄而致的產後自汗、盜汗; 血虛筋脈失養所致的產後身痛。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常用補益陰血的藥物有熟地、當歸、阿膠、白芍、天冬、黃精、龜板、鱉甲等。其代表方有四物湯、歸脾湯、六味地黃湯、大補陰丸等。
由氣滯血瘀而導致者有腹部刺痛、產後惡露不淨;產後發熱、產後缺乳等疾病。治以實則宜攻的原則常用理氣活血化瘀藥物如台烏、乳香、沒藥、桃仁、紅花、澤蘭、當歸、川芎、香附、枳殼、青皮、木香、陳皮等藥。其代表方如桃紅四物湯、生化湯、血府逐瘀湯等。
感染寒邪者應配伍散寒之品如防風、荊芥、桂枝、羌活、柴胡等藥常用荊防四物湯、桂枝湯等;感染熱邪而致高熱煩躁口乾熱甚者治以清熱解毒之品如生地、石膏、金銀花、連翹等。
產後因個體差異,每位產婦有不同的體質型態,應依臨床中醫師診治後用藥,如此才能確保產婦產後的用藥安全及達到實際的療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