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日 星期一

認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醫觀點

認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醫觀點
        吳龍源 醫師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嘔吐、反胃感等上腹部不適症狀的一組徵候群,經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症狀的器質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徵,症狀可持續或反復發作,病程一般規定為超過個月或在十二個月中累計超過十二周。
目前西醫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理機轉的認識,大多考慮為與胃腸動力障礙和精神因素有關,治療上多給予胃腸動力藥、抑酸藥及抗焦慮藥治療,效果差,易反復,且副作用大,抗焦慮藥病人服後感乏力,精神差,抗酸藥如奧美拉唑可致胃內亞硝酸類物質升高,可能與胃嗜鉻細胞增生與胃類癌發生有關。中醫藥在病因病機上有較深的論述,其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易反復,且副作用少。
本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歐美的流行病學調查指出,一般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狀者占19%41%,國內為 18%45%,占消化道門診的20%40%。功能性消化不良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而且構成相當高的醫療費用,因此已逐漸成為現代社會中一個主要的醫療保健問題。一、功能性消化不良之病因病機
多數學者都認為,本病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多因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或憂思傷脾,惱怒傷肝,肝木乘土;或中氣不足,外邪內侵等,使脾失健運,胃失和降,中焦氣機不利,升降失常而發病。有專家認為本病與氣候因素即六淫均有關,其中與寒冷關係最密切,其次為海鮮或辛辣食物,精神因素主要與憂鬱多慮有關。另有研究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的發病與五臟相關,尤其與肝、脾密切相關,肝鬱脾虛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病的主要病機。據研究以脾虛氣滯為基本病機,脾虛為本,氣滯、血瘀、食滯、痰濕為標,虛實轉化,虛實夾雜。其它文獻認為本病基本病機為肝鬱犯土、胃失和降、脾運無權,其中脾虛是基礎,肝鬱是發病的條件,胃氣不降是引發諸症的原因,病機關鍵是於脾虛。
參考文獻
1.陸江陳秀慶.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78 [J].光明中醫201025(03):498-499.
2.杜玉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辨證護理[J].光明中醫200823(05):685.
3.趙振霞石光燦.淺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療[J].光明中醫201025(12):2361-2362.
4.朱曉.功能性胃腸疾病的分型論治[J].光明中醫200823(11)
:1781-1782.
5.梁利鵬林平.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治療新進展[J].光明中醫200924(08):1623-1625.
6.閆清海葉蜀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醫研究進展[J].光明中醫200823(05):695-696.
7.白雪峰劉梅君王舂平.肝脾肺失調在胃動力障礙性疾病中的作用[J].光明中醫200823(12):1884-1885.
[8] 梁景翠.自擬方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J].光明中醫200924(10):1898.
9.石廣燦張冬傑.中成藥治療結核病人消化不良的辨證規律[J].光明中醫,201025(06):1066-1067.
10.石偉超趙國平.嗜酸細胞性胃腸炎與半夏瀉心湯類方方證相關性分析[J]. 光明中醫201025(05):783-785.
11.劉蔚雯李冀王皓宇.健脾理氣法調節實驗性FD 大鼠神經遞質表達的研究[J].光明中醫200924(02):209-2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