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更年期綜合症
吳龍源 醫師
更年期綜合症是女性在絕經前後由於卵巢功能衰退引起雌激素水準下降、下丘腦- 垂體- 性腺功能失調而出現的一組內分泌失調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綜合症狀。最顯著的臨床表現是月經紊亂,出現潮熱汗出等血管舒縮功能障礙,約85%的更年期婦女可出現本病,嚴重影響婦女的工作和生活品質,並直接關系到女性老年期疾病的發生,因此本病日益受到醫學界的關注和重視。筆者根據多年臨床觀察,認為本病的發生以腎虛為本,與肝關係密切臨床上更年期綜合徵病人的證候群,主要有六個方面:
一、潮熱盜汗等血管舒縮功能障礙;
二、月經改變;
三、失眠、情緒異常等精神神經症狀;
四、泌尿生殖道疾病;
五、心腦血管疾病;
六、骨質疏鬆。
筆者根據以上症狀,結合本病腎氣漸衰,沖任虧虛,天癸將竭,精血不足,陰陽失衡的病因病機,以調補肝腎法為總的治療原則,臨床隨症治之。自擬更年調理湯以仙靈脾、巴戟天、女貞子、生龍骨、生牡蠣、白芍藥、知母等為主要藥物。
若潮熱汗出、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急躁易怒等肝腎陰虛症狀明顯,治宜滋腎養肝、清平肝火,加用墨旱蓮、鉤藤、青蒿、白薇、紫貝齒等;
偏腎陰虛者兼手足心熱,烘熱、盜汗、口乾、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補腎陰為主,加墨旱蓮、龜板、生地等。
兼腎陽虛者見畏寒或乍熱乍寒,精神萎靡,夜尿頻多,舌胖苔潤,脈遲弱,治宜溫補腎陽為主,基本方去知母酌加肉桂、杜仲、肉蓯蓉、覆盆子之品。
若以潮熱汗出、心煩失眠、多夢、心悸易驚,甚至神智失常,頭暈
健忘,腰酸乏力等心腎不交症狀為主,治宜育腎清肝,養心安神,用基本方加合歡皮、麥冬、五味子、浮小麥等;
若同時伴有氣短懶言,大便溏薄,帶下量多,精神萎靡,面色晦黯,舌淡,脈沉細等脾腎不足症候時,在調補肝腎的同時,要注意健脾,用基本方加黨參、茯苓、白術、薏苡仁、山藥等,可酌加肉桂以“少火生氣”。
參考文獻
1.蔡奇玲,李榮亨: 衰老的生殖內分泌改變及其機制研究進展[J].
中國老年學雜誌, 2004, 24 (7) : 680.
2.徐蓮薇,孫卓君: 女性更年期綜合征機理的現狀研究[J]. 遼寧中
醫雜誌, 2003, 11 (30) : 895 - 897.
3.徐蓮薇,孫卓君: 從肝腎論治更年期綜合征45例[ J ]. 上海中醫
藥雜誌, 2003, 10 (37) : 25 - 26.
4.徐蓮薇,張淑君,孫卓君:圍絕經期綜合征病因病機特點的思考
[J]. 中醫雜誌, 2008, 49 (11) : 1031 - 103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