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中醫對小兒夏季熱的認識

中醫對小兒夏季熱的認識
    吳龍原 醫師
小兒夏季熱又稱暑熱症是嬰幼兒發生在夏季的一種特有的季節性疾病,嬰幼兒體質素虛元氣不足營養不良或病後失調氣陰不足等均有密切關係。每至夏季不能耐受外界氣候炎熱最易感受暑熱之邪而發病。本病的成因除與體質有關外尚有下列四個方面:
1.是臟腑嬌嫩氣血未充入夏後每因斷乳後傷食停痞
蘊而發熱;
2.是稟賦不足或病後體虛(尤其是氣陰不足)入夏之後
耐暑熱薰蒸遂致伏燥、伏火發為本病;
3.是小兒素體肺胃熱盛盛夏暑熱蒸迫肺氣與胃陰受損而
致本病;
4.是夏季發病纏綿日久蒸熱不止陰損及陽腎陽不振
脾陽運化失職脾腎兩虛也可發病。
其它學者的論述包括:
1. 本病非純暑熱乃暑熱挾濕之故且患兒多屬肌膚白嫩長而不實神怯易驚體質並非氣血虛弱營養差的體弱兒。有學者認為乃暑濕薰蒸暑濕傷及陽明而從燥化胃腸結熱以致津傷氣損。有的因脾胃虛弱中陽困頓運輸無能暑濕停滯不化而發病。
2. 作者認為本病外因暑熱之氣內因脾胃虛弱而生又因盛夏之時必兼濕濕土之氣同類相召故濕熱之邪始於外受終歸脾胃。濕為陰邪性粘滯重濁暑濕相合為患多纏綿難愈。久病又必累及腎氣。因此本病的發病過程傷及氣津關係脾胃及肝腎。
3. 本病的產生是由於小兒臟腑柔弱稚陰未充稚陽未長
骨氣未成致使腠理閉塞而熱邪蘊鬱所以病情往往纏綿反復。
4. 小兒臟腑嬌嫩脾肺陽氣不充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夏季
斷乳或因病後氣陰虧耗。時值夏令感受六淫燥熱之邪小兒陰氣未充陽氣不能衛外溫煦調節機能較差故而發病。
中醫在臨床治療時須注重維護陰津陽氣,以益氣生津為大法。又小兒「脾常不足」治療時當注中脾胃功能的調理,促使其氣血津液生化之源旺盛,使正氣漸強免疫力提升,才能早日驅邪外出,恢復健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