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對於衰老的論述
吳龍源 醫師
《內經》中提出了人體衰老的一般規律。《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于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
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內經》認為,女子從35 歲起,即「陽明脈衰」,42 歲起,即「三陽脈衰於上」,49歲起,即「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可見女於衰老始于「陽明脈衰」;男子40 歲起,即「腎氣衰」,48歲起,即「陽氣衰竭於上」,56 歲起,即「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可見男子衰老始於腎氣衰。亦即,當時認為,女子從35 歲起,男子從42 歲起,就已經開始進入衰老過程。綜上所述,結合現代醫學的老年期分期,實際上人之衰老的
生理過程,初始于中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