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鬱證的治療經驗
吳龍源醫師
鬱證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主要臨床症狀為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異物梗阻,失眠等各種複雜症狀。朱丹溪把鬱證分為『六鬱』,即氣鬱、濕鬱、熱鬱、痰鬱、血鬱、食鬱, 認為鬱證病因不外情志內傷、六淫外感、飲食失節。
作者認為,婦女鬱證初起多屬情志所傷,故以氣鬱為主,氣鬱日久,氣有餘便是火,故見熱鬱; 氣滯血不行則為血鬱; 肝鬱氣滯橫逆犯脾,運化無權,食積難消則為食鬱; 脾運失常,水濕不化則為濕鬱; 濕聚成痰則為痰鬱。故鬱證日久則多夾熱、血、痰、濕、食。因此, 作者認為,治療婦女鬱證以疏通氣機為總治則,兼配以行血、化痰、利濕、清熱、消食之法。
醫案一:氣鬱、熱鬱證
李某,女,37歲, 2009年1月xx日初診。主訴: 頭痛、睡眠差三個月。患者三個月前因工作壓力過大出現頭暈頭痛,煩躁易怒,悲傷欲哭,胸脅脹悶,雙下肢沉重,全身困倦乏力,面色晦暗,在某醫院住院一個月,西醫診斷為抑鬱症,經西藥對症治療後,症狀時輕時重。現在症狀為: 頭痛、煩躁,兼寐差乏力、面色晦暗,脈弦,舌淡紅、苔微黃。診斷: 氣鬱、熱鬱。治法: 行氣解鬱,清肝瀉熱, 兼養心安神。處方:加味逍遙散合甘麥大棗湯加減。組成: 牡丹皮三錢,梔子三錢,柴胡三錢,當歸五錢,白芍三錢,(炒) 白朮三錢, 薄荷二錢 (後下),浮小麥二兩,生甘草三錢,玫瑰花二錢,鬱金三錢, (制) 香附三錢,石菖蒲三錢,川芎三錢。七劑,水煎服。二診: 患者服藥後心情好轉,頭痛減輕,面色轉佳,但仍有乏力感,舌淡、苔微黃,脈弦。上方去甘麥大棗湯、石菖蒲,加丹參三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二錢、黃柏一錢半、知母二錢,七劑,水煎服。二個月後電話隨訪臨床症狀消失。
說明:鬱證早期因情志不遂而致肝氣鬱結而成氣鬱,『久鬱則蒸熱』 , 故兼有熱鬱之候。用加味逍遙散疏肝瀉熱,為加強疏肝之功,加玫瑰花、鬱金、制香附行氣解鬱,因患者兼寐差,故用甘麥大棗湯加石菖蒲養心安神。
醫案二:血鬱證
張某,女,48歲, 2009年5月xx日初診。主訴: 失眠煩躁反復發作三年,加重二周。三年前患者因家庭原因出現失眠,甚則徹夜不寐,依賴安眠藥可入睡,有乳腺小葉增生病史10年。現在症狀: 失眠,煩躁易怒,敏感多疑,喜哭。脈細,舌暗、苔薄白,舌下脈絡紫暗增粗。診斷:屬血鬱。治法: 活血化瘀,疏肝理氣,兼鎮驚安神。處方: 血府逐瘀湯加減。組成: 柴胡三錢, 枳殼三錢, 白芍三錢, 赤芍三錢,當歸三錢,桃仁四錢,紅花二錢,川芎三錢,桔梗四錢,甘草二錢,酸棗仁(炒) 八錢,龍骨一兩 (先煎),生牡蠣一兩(先煎) ,生珍珠母一兩 (先煎)。五劑,水煎服。複診二: 服藥後患者已能睡眠五六個小時,上方加五味子二錢、龍眼肉五錢,五劑,血府逐瘀湯加柴胡龍牡湯加減4x14天科學中藥,水煎服同時服用。二個月後電話隨訪臨床症狀消失。
說明: 鬱久氣不行則血亦不行,氣滯血瘀,以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疏肝行氣, 加炒酸棗仁養心安神, 生龍骨、生牡蠣、生珍珠母重鎮安神, 共同加強安神定志之功。
結論
治療婦女鬱證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以氣鬱為側重點,強調疏肝行氣。作者認為,鬱證總病機為氣滯,同時兼血瘀、食積、濕停、痰阻,故強調理氣藥與活血藥、健脾消食藥、清熱藥、化痰藥的配合應用,從而達到調暢氣機,標本兼治的目的。柴胡、香附、枳殼、白芍、玫瑰花等藥的應用,反映了重疏肝行氣的特點。
二.擅長用甘麥大棗湯送服。作者認為,鬱證日久可以耗傷心氣營血而致血虛不能養神,以致心神不安,臟腑陰陽失調,患者多有失眠之症,故多用養心潤燥、甯神健脾之甘麥大棗湯送服諸藥。
三.重視心理調適。婦女郁證大多發生于中年婦女,且因家庭工作負擔過重而引起,作者重視用藥治療同時配合精神治療,關心患者的疾苦,幫助患者解除思想顧慮,有助於提高療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