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0日 星期日

中醫門診肝病患者中藥製劑用藥頻率與形態分析

J Chin Med 20(1,2): 21-33, 2009 21
中醫門診肝病患者中藥製劑用藥頻率與形態分析
吳龍源1, 2, 3、賴慧真2、吳文碩3、蔡淑鈴4、張照敏4、蔡美霞4
吳秀惠4、楊萬清4、彭文煌1
1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院中國藥學研究所,台中,台灣
2 中保會台北區分會,台北,台灣
3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台中,台灣
4 中央健康保險局台北分局,台北,台灣
( 98 年03 月27 日受理,98 年04 月28 日接受刊載)
本研究以2004-2007年中央健康保險局台北分局特約中醫院所申報資料分析不同國際病名
[病毒性肝炎(ICD-9-07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ICD-9-571)、肝膿瘍及慢性肝病之後遺症
(ICD-9-572)、肝之其他疾病(ICD-9-573)] 之肝病患者就診人數與次數、年齡層之分佈、
處方用藥頻率與型態及開立單一處方之單味藥及複方數,以了解中醫治療肝病現況為主要目
的。結果發現2004-2007年中央健康保險局台北分局特約中醫院所申報資料,總共收集54,418
人,242,193件。肝病患者就診人數與就診次數均以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最多,年齡層分佈男
性或女性均分布於20歲至59歲之間,男性就醫人數較女性為多,約為女性的1.8倍。依不同國
際病名分別統計其用藥排行發現,用於治療病毒性肝炎前五名方劑分別為加味逍遙散、小柴胡湯、柴胡疏肝湯、茵陳五苓散、龍膽瀉肝湯;用於治療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前五名方劑分別為加味逍遙散、龍膽瀉肝湯、小柴胡湯、柴胡疏肝散、茵陳五苓散;用於治療肝膿瘍及慢性肝病之後遺症前五名方劑分別為加味逍遙散、小柴胡湯、濟生腎氣丸、葛根湯、杞菊地黃丸;用於治療肝之其他疾病前五名方劑分別為加味逍遙散、柴胡疏肝湯、小柴胡湯、龍膽瀉肝湯、柴胡疏肝湯。用於治療ICD-9-070、ICD-9-571、ICD-9-573單味藥前一、二名分別為丹參及茵陳蒿,用於治療ICD-9-572前一、二名單味藥分別為大黃及夜交藤,其原因主要是針對其後遺症的治療為主,而對肝病的治療為次。中醫治療肝病所用單方品項數以三至七個品項佔最多,複方項數以一至三方佔最多,而在不分單、複方時,其處方之總藥味品項數以三至七個品項數最普遍,其平均約為五個藥味品項數。本研究結果顯示中醫治療不同國際病名肝病之臨床用藥態,臨床中醫治則及方劑使用頻率不盡相同,本研究結果值得臨床中醫用藥參考。這些方劑及單味藥治療慢性肝病的效果仍有待進一步研究及臨床試驗。
關鍵字:慢性肝炎、傳統中醫、用藥頻率與型態、健保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