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藥穴位貼敷治療支氣管哮喘之
藥理作用機轉
吳龍源 醫師
近幾年來,我們根據「內病外治」、「 冬病夏治」,以及「 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的原則。在夏季三伏進行藥物穴位貼敷預防、治療慢性支氣管哮喘, 獲得較滿意效果, 現探討其治療機理如下。
一、穴位貼敷作用機轉
提高免疫功能: 支氣管哮喘的發病機理,主要是由於細胞中cGMP 的含量上升,加速了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刺激支氣管粘膜下迷走神經感受器,使支氣管收縮,引起咳喘的發作。相反,細胞中cAMP 能穩定支氣管平滑肌膜電位,阻止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使支氣管擴張,從而防止支氣管哮喘病的發生。哮喘病人常伴有幹擾素產生或釋放能力降低, 經穴位貼敷後觀察,隨著疾病的改善,體內干擾素水準隨之上升,由此可見穴位貼敷治哮喘是通過體內干擾素的提高取得療效的。
改善肺功能:有人在穴位貼敷治療前後對肺通氣功能各項指標進行測定,結果治療後各項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證實了藥物穴位貼敷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調節自律神經功能:藥物貼敷穴位可通過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經環核苷酸的第二信使作用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的痙攣, 從而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二、貼敷藥物作用機理
哮喘治療的重點在調理肺、脾、腎功能。貼敷藥白芥子可刺激局部皮膚,使之充血,以加強穴位作用和藥物的吸收。甘遂、延胡索、細辛可溫經通絡。實驗觀察細辛對豚鼠氣管有鬆弛作用,且具鎮咳、平喘的作用,其有效成分為去甲烏藥鹼具有腎上腺素能β受體興奮劑樣作用。可增加支氣管β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反應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